深圳國際低碳城——龍崗崛起的“生態中國夢
6月17至18日,首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將在龍崗坪地召開,這次國際性盛會的會場“國際低碳城”將第一次掀開它的面紗。而即將接受全世界檢閱的國際低碳城會議會展中心,充分詮釋了低碳的綜合理念,成為目前深圳最節能環保、生態低碳的綠色建筑。
2013年5月,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行第六次集體學習。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,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、利在千秋的事業。低碳生態城市是深圳一貫堅持的城市發展戰略,龍崗區在去年適時提出“生態龍崗、創業新城”的城市推廣語,國際低碳城則是龍崗在打造生態城市形象中刻下的濃厚一筆,也是深圳實現“生態中國夢”的偉大實踐。值得一提的是,不到200天的時間里,深圳龍崗人就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按質按量地初步實現了這個夢想,也為未來深圳打造低碳城市樹立了信心和榜樣。
97項技術中的低碳奧秘
國際低碳城項目于去年8月21日在坪地正式啟動,以坪地街道全境53.14平方公里為第一期規劃面積,在坪地高橋片區選定1平方公里區域作為核心啟動區,努力將低碳城建設成國家低碳發展綜合試驗區及低碳外交平臺,打造深圳城市發展的樣板和典范。
經過短短幾個月的建設,龍崗區坪地龍騰路一側這個原本的荒蕪之地豎起了3棟鋼結構低碳建筑,這便是低碳城核心啟動區域的會展中心,這個包含十大技術系統、97項低碳技術的低碳綠色集成示范項目隱藏了很多“低碳奧秘”。
深圳國際低碳城會展中心外墻使用的是“立體垂直綠化系統。”植物懸掛在單元式玻璃幕墻和水泥纖維板復合墻體上,可以降溫保濕,減少空調的使用。此外,植物還可以根據日照移動,還可變換,組成不同圖案。
在低碳城內的127個雨水口可收集雨水,流進蓄水池,可作為場館附近人工濕地補充用水,調節局部氣候,也可以用作景觀用水。“霧森降溫系統”安放在低碳城里,它制造的高壓微孔超細霧粒,可以為低碳城核心啟動區實現降溫、增濕、抑塵和制造負氧離子。
完美詮釋“深圳質量”
擁有如此多先進技術的低碳城施工難度大于一般建筑,這樣建設任務一般要花上兩到三年,但卻僅用180天就完成了,里面包含了龍崗全區干部職工的辛勞汗水。龍崗區建筑工務局負責人說,“面對艱巨的任務,各項目參建單位放棄節假日,加班加點確保各項工程按照時間進度要求順利推進。在圖紙不齊備的情況下,提前啟動無標底招標,搶在第一時間打下會展中心的第一根樁,于1月20日完成1134根樁基礎施工,僅用時22天;于3月7日完成3200噸鋼結構主體施工并封頂,僅用時37天,創造了深圳建設項目施工的奇跡。”
在確保工程進度的同時,針對會展中心等項目技術難度高的特點,負責施工的龍崗區的干部職工堅持每晚在施工現場召開攻關會,近2個多月來從未間斷,確保項目質量過硬。在保證深圳速度的同時,也完美詮釋了“深圳質量”的要求。
“首秀”示范“低碳會務”
首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將是低碳城的首秀,是向世界展示生態龍崗的契機,會務也仍然會將低碳貫徹到每個細節中,比如,在餐飲方面,會展中心采用機器人供餐,有利于保障用餐質量和安全、降低運營成本、降低環境污染。在交通方面,酒店、停車場與會展中心之間全部以純電動新能源巴士和電瓶車接駁。在會務方面,減少紙質資料,通過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等閱覽資料。
龍崗區按照迎辦大運的標準和要求,成立服務保障工作領導小組,由常務副區長任組長,相關區領導任副組長,制定后勤保障工作方案,設立14個保障組,凝聚全區合力,形成創新“低碳城作風”。
下一篇:鋁單板幕墻長遠發展攻略